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and on earth peace to men on whom his favor rests. -- Luke 2:14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苹果蛋糕

这是快两周前做的了。将要回国,许多事情要准备,一拖再拖。不过这苹果蛋糕还不错,我很喜欢肉桂粉的味道,和苹果般配极了。
根据jane的《苹果蛋糕》改制。

食材:
  • 1 tsp 黄油
  • 1 tsp 白糖
  • 1 tsp 肉桂粉
  • 1 个大苹果(原食谱3个小的),去皮去核,切成8片
  • 130 g 黄油,室温软化
  • 60 g 红糖(原食谱130g)
  • 2 个鸡蛋
  • 130 g 中筋粉
  • 1 tsp 泡打粉
  • 一点牛奶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F
  2. 平底锅化1 tsp黄油,倒入苹果炒软,加入1 tsp的白糖和肉桂粉,拌匀,放凉
  3.  黄油加红糖打发,鸡蛋一个一个加
  4. 筛入中筋粉和泡打粉,搅拌均匀
  5. 如果觉得面团太干,可以适量加一点牛奶湿润
  6. 面团倒入模具,将苹果平铺在表面,进烤箱烤40分钟左右
  7. 牙签插入,不带面糊,出炉放凉即可

因为我减少了糖量,所以可能面糊会不够湿润,加点儿牛奶便可。

Monday, December 5, 2011

What I learned in the UOKM class

学校作业啦,需要在博客上发表一篇如上开头的文章。所以稍偏题一下,嘿。
++++++++++++++++

What I learned in the UOKM class
     Before I took this class –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ocial Media – I had a very vague impression on knowledge. I treated knowledge as an abstract concept, which is used by us human beings every day, yet I did not look further into it, let alone thinking of what is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UOKM class, I stepped into an abstract and systemic world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tarted hav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esting world through Professor Lévy’s lectures, as well as the instructive readings – Etienne Wenger, Nancy White and John J. Smith’s (2009) DigitalHabitats: Stewarding Technology for Communities, and Nonaka and Takeuchi’s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Below is what I learned in the UOKM class – which has three parts: (1) my new view on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2) why we need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3)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n digital habitats.

My new view on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What is knowledge? The definition of knowledge is generally agreed by most Western scholars as “justified true belief”, a concept that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Plato (Nonaka & Takeuchi, 1995, p.21). However, growing up in an Eastern culture, I felt the same way with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 that what we contend of knowledge and the approaches to it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Personally, I found myself very familiar with the three “oneness” summarized by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 – oneness of humanity and nature, oneness of body and mind, and oneness of self and other – as the main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knowledge.

     Not until I heard it from the UOKM class did I realize that there two types of knowledge: tacit knowledge and explicit knowledge. According to Nonaka, tacit knowledge and explicit knowledge have some distinctions from each other – tacit knowledge is subjective, empirical, simultaneous, analogic and practical; meanwhile, explicit knowledge is objective, rational, sequential, digital and theoretical (Lévy, 2011). However, this pair of dichotomy can work together. On the one hand, we need both to have real and complete knowledge (Lévy, 2011). On the other hand, tacit knowledge cannot be translated to another environment directly; it has to be transformed to explicit knowledge (Lévy, 2011).

     After realizing the two types, I could treat knowledge in a more abstract way. Nonaka and Takeuchi’s SECI model (Nonaka & Takeuchi, 1995) explains a lot to me of the four contents of knowledge created by the four modes of knowledge conversion (Figure 1).

Figure 1: The SECI model (Nonaka & Takeuchi, 1995)


     In this model, Nonaka and Takeuchi argue that “three of them – socialization, combin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 have been discussed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in organizational theory”, while however, “externalization has been somewhat neglected” (Nonaka & Takeuchi, 1995, p.62).

     Through my own limited observation, I found the same thing. For example, during our studying the knowledg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UOKM class, we students talk to each other and share the experience and means of writing a better essay or doing a better presentation – which I think is soci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SECI model; the process we learn the knowledge from the documents (i.e., PDF files, web links, recommended books, etc.) given by our professor, is combination; and finally, we are now using the knowledge from academic materials to embody ourselves into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field – which is internalization to me. However, it seemed that we did lack externalization – e.g., the practical real exampl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Professor Lévy (or someone else in the class)’s own experiences on this particular field.

     Anyway, the UOKM class did open a new door for me to think deeply and abstractly on “knowledge” itself, and lead me to a new and growing field: knowledge management.

Why we need knowledge management

     Before taking this course, I had a vague concept of what knowledge management – I thought every company has its own situation and the success can hardly be “copied and pasted”. However, I learned through the class that we do need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building a better company, because knowledge (maybe not patterns) can be translated and transmitted.

     From the middle-up-down management, to the “hypertex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 taught me if we have the right and organized way to manage a company, we may probably run the business in a better direction.

     I loved to read the interesting cases that Nonaka and Takeuchi mentioned in their book. These cases also illustrate the “externalization” mode of knowledge conversion – learning by doing can help other companies succeed. In Nonaka and Takeuchi’s new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1995), they bring out a key layer in the organization: knowledge base. I am wondering if it is the predecessor of Nonaka’s “Ba” – a shared space that serves as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 (Lévy, 2011). Bas a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dy, material world and inner sense-making; different Bas relate different socialization circles (Lévy, 2011) (Figure 2). In all kinds of Bas, we obtain knowledge that includes not only the ideas but also the mechanisms operating their cycles of generation, reproduction, networking and transformation, where learning is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Lévy, 2011). Gradually, we thus have th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Figure 2: Ba and knowledge creation (Nonaka, Toyama & Konno, 2000)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From “learning by doing” to “learning together”

     Wenger, White and Smith have mentioned in their book some important terms in communities, such as learning together and leadership (Wenger, White & Smith, 2009). How do we learn knowledge? According to Wenger (1998), the process that “w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world and we tune our relations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world accordingly” (p.45) is how we learn.

     In Digital Habitats, Wenger, White and Smith then draw more specifically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technology and community, whose patterns of interactivity and connectivity function like DNA, is helping us reconsider “what we know about communities” and to rediscover “fundamental ideas” in digital habitats (2009, p.21). They really focus on the term “learning together”, and introduce the essential ingredient in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to us: leadership (Wenger, White & Smith, 2009, p.10).

     From “learning by doing” to “learning together”, from Nonaka to Wenger, I seemed to see a clear track starting from obtaining knowledge, and leading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 also mentioned the knowledge-creating crew in the new hypertext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role of middle managers in a successful knowledge creation-oriented company. Thus, I contend that everyone sharing and learning knowledge, with proper leaders managing the community, is the key to a company’s success.

     Above all is what I learned in the UOKM class. I’d like to thank Professor Lévy and everyone in the class for giving me such a great experience, as the wonderful close to my master program.

Works cited:
  • Lévy, P. (2011). Lecture Notes. Ottawa, Ontario, University of Ottawa.
  •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onaka, I., Toyama, R. & Konno, N. (2000).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 33(1), 5-34.
  •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OP: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enger, E., White, N. & Smith, J. D. (2009). Digital Habitats: Stewarding Technology for Communities. Portland, OR: CPsquare.
    

Thursday, December 1, 2011

翠花排骨

翠花排骨据说是北美名菜——当然不是像啥“左公鸡”之类的改洋菜,而是正儿八经好吃的,中国菜。从盈盈的博客上看到,就特别想试一下。正巧前阵子有小型姐妹聚会,就拿来试手,姐妹们一致都说好吃。
根据盈盈(也是根据翠花)的食谱《翠花排骨》摘改。

食材:
  • 3 lbs 排骨
干料:
  • 7 tsp 红糖
  • 1 tsp 盐 
  • 2 tsp 孜然(原食谱没有,但有辣椒粉和蒜粉,这俩我家都没,所以就放了孜然)
湿料:
  • 7 tbs 生抽
  • 3 tbs 枫糖浆
  • 2 tbs 料酒
  • 7 瓣蒜,剁碎
  • 1 tbs 醋
  • 3 tbs 水
做法:
  1. 干料混匀,均匀抹在排骨上,给排骨做“马杀鸡”
  2. 用锡纸包好排骨,三条边密封,开一条边的口,入冰箱腌3小时
  3. 湿料混匀,从开口处倒入锡纸中,然后再密封
  4. 烤箱预热375度F,烤1小时
  5. 出炉切件,如果喜欢酱汁还可以淋在排骨上

盈盈千叮咛万嘱咐锡纸必须密封,因为这款排骨需要“连蒸带烤”的效果;谁知我小心万分还是破了锡纸。后来第二天同屋姑娘尝试,我就让她直接垫烤盘里,然后盖上锡纸,整个烤盘密封,就不会漏啦!
这个翠花排骨不但好吃,更重要的是,干料湿料自我发挥的余地特别大,喜欢什么放什么,真的是聚餐王牌呢。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鸡胸肉配黑眼豆豆/红薯干

用上次买的鸡胸肉继续做菜,做了这款鸡胸肉配黑眼豆豆,再加红薯干。没想到的是这些里面我最喜欢的居然是红薯干,太好吃了,又健康。

食材:
  • 1 个红薯,去皮切条
  • 3 块鸡胸肉
  • 1 小杯黑眼豆豆,隔夜泡水
  • 2 根胡萝卜,切滚刀块
  • 1 个洋葱,切丝
  • 2 瓣蒜,切碎
  • 酱油
  • 辣椒粉
做法:
【红薯干】
  1. 烤箱预热225度C,烤盘上铺锡纸
  2. 红薯条入塑料袋,撒盐和辣椒粉,扎口晃匀
  3. 红薯条平铺开在烤盘里,烤25分钟左右,至外身韧韧的,里面又绵密,即可出炉
【鸡胸肉配黑眼豆豆】
  1. 热锅下油,爆香蒜粒
  2. 入鸡胸肉,中小火煎黄取出
  3. 加洋葱、黑眼豆豆、胡萝卜,加适量水闷一会儿
  4. 再加入鸡胸肉,下酱油,翻炒均匀,至鸡肉熟,豆豆稍酥,出锅即可

也许是黑眼豆豆本身的原因,我怎么烧都没有到达我想要的“酥”的程度,还导致鸡胸肉变老……鸡胸肉做菜,得考虑到火候,一不留神烧过头,就老了,汁水都没了。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1

洋蓟番茄填鸡胸肉

洋人超市和中人超市真的很不同,我经常在洋人超市里看到奇奇怪怪以前从没见过的蔬菜,就会想着买回来试一下。这次买了洋蓟(话说我刚知道这字念ji,第四声),英文名artichoke,绿色硬硬的,莲花苞形状。查了资料发现,这洋蓟基本上只吃中间的一点儿,周围的都太硬,不要的了。我做了以后发现口感像笋,有点点的清甜,口味一点儿也不奇怪,相信大多中国人都吃得惯。
根据food network的artichoke and sun-dried tomato stuffed chicken breast改编。

食材:
  • 1 个洋蓟
  • 2 片鸡胸肉
  • 1 个小番茄,切粒
  • 1 个洋葱,切粒
  • 2 个蒜瓣,切粒
  • 适量黄油
  • 适量盐、黑胡椒
  • 适量芝士
  • 一点儿白醋
做法:
  1. 鸡胸肉敲薄,撒上盐和黑胡椒待用
  2. 将洋蓟的头切下一个盖儿,然后放入加了白醋的滚水中开盖煮8-10分钟,软后将外层坚硬的瓣儿剥去,留下洋蓟心,切碎
  3. 热锅下油,炒香蒜粒,加入洋葱、洋蓟心、番茄,炒软,放入芝士拌匀,离火冷却
  4. 将填充物包入鸡胸肉,小心卷起,插入牙签固定
  5. 再下油,中火煎鸡胸肉,至表面焦黄即可
鸡胸肉本身就有香甜味,配上洋蓟的清甜,搭配得反而很有层次;加上不同食材产生的不同口感,真的是一道很不错的小菜。

Monday, October 31, 2011

蔓越梅司康饼

作为早餐控,我昨晚又发现第二天合适的早餐没了……其实是有主食面包的,但是不适合带去打工的地方吃:那样的面包我喜欢涂酱……所以就快手做了一款司康饼。之所以没有用之前的食谱,是因为家里还有大半罐的酸奶油sour cream,必须得尽快用掉……
根据kitchen flavours的dried cranberry scones改编。

食材:
  • 3 杯中筋粉
  • 3 tsp 泡打粉
  • 3/4 tsp 盐
  • 1/8 cup 糖(原食谱1/4 cup)
  • 1 1/4 cup 酸奶油
  • 1 oz 食油(原食谱融化黄油)
  • 1 个鸡蛋,打散
  • 适量蔓越梅(我用了新鲜的和干的两种蔓越梅,还有一些覆盆子)
做法:
  1. 中筋粉、泡打粉、盐、糖混匀,放入盆中,中间挖个洞
  2. 混合酸奶油、油、鸡蛋,倒入粉堆,轻拌
  3. 加入蔓越梅,至刚好拌匀
  4. 操作台撒粉,将面团置上,整形成23*23*2.5 cm3 ,然后切成9份的正方形,再每份对切成三角形
  5. 烤箱预热400度,烤15-20分钟,表面上色即可
  6. 出炉略放凉。新鲜温热的最好吃

做来做去,司康饼我还是最爱我第一次做的口感,酥松酥松的……这款很结实,虽然口感里面比较软,因为有大量酸奶油的关系,但是……新鲜蔓越梅本身就很酸,我又少放了糖,唉,吃这款司康饼,必须得很喜欢吃酸的才行啊!

意式海鲜燉饭

最近的《犯罪心理》中,探员dave rossi的厨艺才能渐渐显露,让我对意式菜也生了兴趣。正好在本周采购时,买了mixed seafood,就想做一个海鲜燉饭。燉饭risotto,老看master chef里的人做,也让我心痒痒,总想试一把。
根据jane的《大虾意式燉饭》改编。

食材:
  • 4 人份混合海鲜
  • 3 杯米
  • 适量黄油
  • 3 tbs 番茄酱
  • 1 个洋葱,切碎
  • 3 个蒜头,剁茸
  • 200 ml 干红(原食谱是白葡萄酒)
  • 50 g 车打芝士(原食谱是帕森马芝士),磨碎
  • 2 根胡萝卜,切片
  • 适量盐
  • 适量胡椒粉
做法:
  1. 热锅下油,爆香洋葱,以及3/4的蒜蓉,炒软但不焦
  2. 加入米,炒1-2分钟,也不要焦,然后加入酒,煮至蒸发,约1-2分钟
  3. 加入水,开滚后小火燉,约20分钟
  4. 煮饭的同时,下油爆香蒜蓉,炒海鲜和胡萝卜
  5. 米饭变熟后,加入海鲜、芝士、番茄酱、盐、黑胡椒粉,拌匀即可

我看到的燉饭食谱用的都是白葡萄酒,我用干红的原因很简单:没有白葡……不过加了酒的米饭味道果然很不同,就算不加芝士等,也很香。
3杯米的量是适合我和兔牙哥吃两顿饭的量,大家可以自己调控。

Thursday, October 20, 2011

世界和平巧克力曲奇

最近几周赶作业,压力大,好不容易都告一段落,可以稍放松一下。下午时候饿得很,就想做饼干吃。谁知挑了个德州农民的《世界和平巧克力曲奇》,需要冷藏3小时,这饼干就变成晚饭后的小点心了……
口感是曲奇饼,很酥松,虽然不是我的最爱,但有着浓浓的巧克力风情。 爱死了。明天带几块送给朋友,祝她答辩顺利!

食材:
  • 150 g 黄油,室温软化
  • 60 g 黄糖(原食谱120 g)
  • 20 g 白糖(原食谱50 g)
  • 1 tsp 香草精
  • 1/4 tsp 盐(原食谱1/2 tsp)
  • 175 g 中筋粉
  • 1/2 tsp 苏打粉
  • 30 g 可可粉
  • 150 g 巧克力豆(原食谱是切碎的巧克力块)
做法:
  1. 黄油打发,加入两种糖、盐、香草精后,继续打发2分钟
  2. 筛入中筋粉、可可粉、苏打粉,先用刮勺略拌(防止浮尘),再用电动打蛋器打30秒,至无干粉
  3. 拌入巧克力
  4. 将面团分成两份,每份成长条型,直径面积约食指和拇指圈圆后的大小
  5. 放入冰箱内冷藏最少3小时(冷藏至多3天,冷冻2个月,冷冻无需解冻,烤时多加一分钟)
  6. 拿出后,切薄片,烤箱325度F,12分钟即可
  7. 取出放凉

我现在发现按照德州农民的方子,就算我糖分减半,还是觉得有点儿甜。不过我怕再减就没甜味了……每次少吃点儿,总没错。
原食谱采用了质高的巧克力和可可粉。我们穷人家,就够个意思,虽然可能会错过上等美味的享受,但饱肚总是实现了的。

Sunday, October 16, 2011

酱油大虾

想念上海油爆大虾的味道,不过自己烧的话,始终下不了这个狠心放油。所以折中做了这个酱油大虾。忽然觉得,这烧出来的都比妈妈的味道好些呢,哈哈哈。

食材:
  • 急冻大虾约20只
  • 1 tbs 酒
  • 3 tbs 生抽
  • 1 tsp 老抽
  • 3 tbs 陈醋
  • 少许盐
  • 少许糖
  • 少许油
  • 1 根葱,切段
做法:
  1. 热锅下油,油热后放入大虾快速翻炒
  2. 至8成熟后,放入生抽、老抽、醋、盐、糖、葱段,继续快速翻炒
  3. 每只虾都沾上酱后出盘

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

全麦泡泡松饼

每到周末的早上,就想现做顿热乎乎的当早餐。这周六第一次做了早就想尝试的泡泡松饼(popover),烤的时候特别香。有趣的是,同屋姑娘的男友从不吃奶制品,因为受不了那个味儿;他来时我正烤着泡泡松饼,他还没进门就开始干呕……不过最后不知怎地居然尝了一个,说,“虽然难闻了点儿,但真好吃!”哈,这款简单的香香早餐,连不吃奶制品的人都喜欢!
根据better homes and gardens: comfort food family dinners里的whole wheat popovers改编。

食材:
  • 2 个鸡蛋,打散
  • 1 cup 牛奶
  • 1 tsp 菜油
  • 1/4 tsp 盐
  • 3/4 cup 中筋粉
  • 1/4 cup 全麦粉
做法:
  1. 烤箱预热400度F,玛芬盘扫油
  2. 打匀鸡蛋、牛奶、菜油混合液
  3. 混合面粉和盐,加入液体中搅匀
  4. 每个玛芬杯里放半杯面糊
  5. 烤40分钟,直至表面硬了
  6. 马上移出烤箱,松动泡泡松饼,让蒸气跑出来
  7. 趁热食用

这款泡泡松糕口感很特别,外面薄脆,里面空空的,又有热腾腾华夫饼的口感,蛋香奶香气味浓,蘸枫糖浆或榛巧酱,特别好吃。

Monday, October 10, 2011

南瓜蛋糕

很久没有更新了,因为的确近段日子都没怎么好好做东西。做过一次失败的,做过一次玛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学了,忙着读书准备讲演,压力不小。
但这个周末是感恩节长周末,我们团契的人都去赏枫、去长辈家吃火鸡。我很爱我们团契,因为从这一群爱主的年轻人身上,能够看到神给我们每个不同人的奇迹和爱;也因为一群属灵的长辈,他们体贴关怀,让我真的看到了基督徒身上的爱和奉献。
所以在感恩节,真的很感激所有人,感谢大家赋予彼此的信心和见证。
根据nasi lemak lover的pumpkin cake改编。

食材:
  • 125 g 黄油,室温软化
  • 45 g 白糖(原食谱90g)
  • 2 个蛋
  • 90 g 南瓜糊(蒸熟煮熟皆可)
  • 160 g 中筋粉,加1 1/2 tsp 泡打粉(原食谱160g 自发粉)
  • 30 g 牛奶
  • 60 g 南瓜块
  • 50 g 南瓜片
  • (原食谱还有40 g 南瓜籽)
做法:
  1. 黄油加白糖打发,一次加入一个蛋,打匀
  2. 混入牛奶、南瓜糊和中筋粉泡打粉,低速打匀
  3. 拌入南瓜块
  4. 烤盘抹油撒干粉,将面糊倒入,抹平,上铺南瓜片
  5. 烤箱预热180度C,烤60分钟左右,建议第40分钟开始检查,酌情加减时间(原食谱40分)

这款南瓜蛋糕层次很丰富,虽然比原食谱时间长(我都没仔细看,以为好了,结果凉了才发现没熟,再烤了15多分钟,也不知影响大不大),但闻着味道很好。而且我爱极了蛋糕最上面的南瓜片,很香,比烤红薯干要软,但味道一样香浓。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焦糖香蕉黑巧挞

这周三是丫丫小盆友的生日,周日去教堂的时候,我就带去了前一晚特地为她做的焦糖香蕉黑巧挞,并上一条小裙子,作她的生日礼物。丫丫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她。看到她和其他小朋友吃得开心,是我这周以来最开心的一件事。
根据德州农民的《焦糖香蕉黑巧挞》、以及君之的《超香酥派皮》改编,做1个9寸的挞。

食材:
【派皮】
  • 150 g 中筋粉(原食谱低筋粉)
  • 1.5 g 盐
  • 75 g 黄油,冷藏温切丁
  • 22.5 g 冷水
【派馅】
  • 80 g 葡萄干,用热水浸泡若干小时(原食谱加朗姆酒和水煮滚后浸泡的)
  • 2 根香蕉
  • 1 个柠檬的汁
  • 14 g 黄油(原食谱28g)
  • 25 g 糖(原食谱50g)
  • 140 g 黑巧克力
  • 113 g 黄油
  • 2 个鸡蛋(原食谱3个蛋黄+1个鸡蛋)
  • 20 g 糖(原食谱25g)
做法:
【派皮】 
  1. 将【派皮】的所有原材料除水之外混合均匀,形成面包糠状混合物
  2. 加入冷水轻轻拌匀成球,室温下静置30分钟
  3. 擀开派皮,厚度约3mm,轻轻铺在烤盘上,用叉子在皮表面戳洞,静置15分钟
  4. 烤箱预热190度C
  5. 皮上铺吸油纸,压重物(我用的是小土豆),烤15分钟左右,取出待用
【派馅】
  1. 香蕉切片,拌入柠檬汁
  2. 平底锅中火化黄油(14g的),将香蕉片依次放入不重叠,表面撒糖(25g),加热至颜色焦化,翻面再加热2分钟,取出待用
  3. 巧克力和黄油(113g的)分别隔水融化
  4. 鸡蛋和糖(20g的)打散均匀
  5. 巧克力降温至40度C时,将其倒入蛋液,低速搅拌均匀
  6. 黄油降温至40度C时,将其倒入黑巧蛋混合液,低速搅拌均匀
  7. 挞底铺上葡萄干、香蕉片
  8. 倒入巧克力酱
  9. 烤箱190度C烤15分钟,降温后再根据情况烤10分多钟,至周边凝固中间略稀
  10. 常温保存

原食谱用3个蛋黄+1个鸡蛋,我原本以为影响不大,但烤的时候发现巧克力酱总凝固不起来,事后觉得应该是蛋黄的作用。原食谱才190度下烤了11分钟,我的老凝固不了,所以加多了时间。
另外,烤派皮的时候所加的重物,可以是土豆什么的,煮过再烤,15分钟后,再烤15分钟,就又是一道菜啦。

Tuesday, September 6, 2011

苏式月饼

说到中秋传统,就吃月饼这一样来说我一般提不太起兴致,因为广式月饼大多太腻太甜,一整个吃下去吓死人。但我独独爱苏式月饼,小时候不管是否中秋,都在下午吃一个甚至两个当点心,香极了,都舍不得吃完。
跑到外面来,自然很难找苏式月饼了。但查了下食谱,发现也不是特别难做,于是欣欣然开始了起来,满足一下自己的中国胃。根据天涯上的《肉馅苏式月饼》改编。

食材:
  • 油皮:160 g 中筋粉;60 g 黄油(原食谱是猪油,我没有);25 g 糖;80 g 水
  • 油酥:100 g 中筋粉;50 g 黄油(原食谱猪油)
  • 肉馅:猪肉糜;盐;糖;黄酒;酱油;淀粉;水 均适量
  • 装饰:蛋黄液(原食谱全蛋液);芝麻(我没用)

做法:
  1. 烤箱预热200度C,烤盘上铺锡纸,刷油
  2. 将油皮的食材全部混合后,放入冰箱静置20分钟
  3. 将油酥的材料混合,分成12等份
  4. 肉馅食材混匀,待用
  5. 油皮取出后也分成12等份,每一份都将油酥包裹其中,搓成小球
  6. 将小球压扁,用擀面杖擀成长椭圆形
  7. 沿长椭圆形的纵轴(长的为中线),将混合皮对折(这时候变得更细长啦),然后把它卷起来,竖着放,再压扁,用擀面杖小心擀平
  8. 取适量肉馅,包入混合皮中,收口朝下,放置在烤盘里
  9. 每个都这么做好后,可取适量蛋液和芝麻装饰表面
  10. 烤25分钟左右,记得确认肉馅是否熟透,可酌情加减烤的时间

用黄油做出来,就是和猪油做出来的香味不一样。这样的份量做12个,一个月饼就很小了,像一口酥那样的大小了。擀起来也得小心翼翼。下次可以尝试个数少一点儿的。

Thursday, September 1, 2011

烤整鸡(配茴香和四季豆)

进入暑假以来一直很迷masterchef,看完了usa版的又回过头看australia版的,发现australia版的花样更多,趣味性更强。他们还有每周的masterclass,由出名厨师来给选手们展示如何做一些技巧性出众、或是饭店里基础的菜式。这次的烤鸡就是从这里学来的。
根据chook roasted with garlic and verjuice改编。我没用garlic和verjuice,手头没有;就有fennel和green beans,用它们来代替。

食材:
  • 1 只大鸡,室温
  • 1 个柠檬
  • 一些调味品,如油、盐、黑胡椒、辣椒粉等(我买的鸡已经调好味道的,所以这些都没擦在鸡身上)
  • 半个茴香,去掉头上的绿叶待用,然后切半再切半,成厚片状
  • 一把四季豆
  • 小半碗调味水
做法:
  1. 烤箱预热200度C,烤盘上放烤架,鸡放在烤架上
  2. 将柠檬汁挤入鸡肚子中,塞上部分茴香片
  3. 鸡翅放在鸡身下方,鸡胸肉朝上,用锡纸覆盖,烤40分钟
  4. 接着将锡纸挪去,浇上调味汁,锡纸再覆盖在鸡腿上,加入茴香和四季豆,再一起烤20分钟
  5. 出炉后鸡胸肉朝下,锡纸覆盖整鸡静置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我烤出来以后没有熟透,但外面颜色很漂亮了,熟的地方也很多汁。时候回顾了一下,有这样两个问题,需要下次万分注意:
一是鸡一定要放到室温。我这次就没有,然后这是没熟透的原因之一;
二是鸡身要高出烤盘。因为烤盘过高的话会把热量都挡在外面,这个是大厨也很强调的一点。
另外,蔬菜也没有烤到很熟。如果喜欢生脆一些的,就没有问题;但如果喜欢更烂一点儿,建议第一次就可以加入蔬菜,或是提前至30分钟-40分钟烤。

Saturday, August 27, 2011

梦想布朗尼

若说特别,这款布朗尼只是用了全麦来做,而且味道也不粗糙。之所以叫梦想,是因为这是一个手信,送给即将远行、追逐自己梦想的朋友。所以这布朗尼长什么样,也就看不清了——梦想的样子,谁都说不清,但心里都知道吧。
根据德州农民的《100%全麦布朗尼》改编。

食材:
  • 227 g 无盐黄油
  • 260 g 黄糖(原食谱370g)
  • 64 g 可可粉
  • 1/2 tsp 泡打粉(原食谱1 tsp)
  • 1/4 tsp 盐(原食谱1 tsp)
  • 1 tsp 香草精(原食谱 1 tbs)
  • 4 个鸡蛋
  • 170 g 全麦粉
  • 200 g 巧克力豆(原食谱340g)
  • (原食谱还有1 tsp 咖啡粉)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度F,烤盘铺吸油纸(原食谱烤盘23×23cm,我用的是饼干盘,一大半的样子)
  2. 黄油微波炉热化,加入黄糖,再次加热,直到冒泡
  3. 液体内加可可粉、泡打粉、盐、香草精,放凉待用
  4. 加入鸡蛋,打匀
  5. 拌入全麦粉和巧克力豆
  6. 面糊入模,烤至牙签插入带渣不带糊即可

我烤了25分钟,太干,原食谱是烤30分钟,可能是烤盘大小不一样的问题,也有烤箱的问题。总之建议烤15、20分的,就开始查看情况。
自己做布朗尼,才知道要放这么多油这么多糖的……所以这真是偶尔的奢侈啊!

Tuesday, August 23, 2011

英式司康饼

通过christine的博客又发现了一个好美食博客,住在英国的rice bowl tales。jane的好多菜都能融合中西风味,看着惹味十足;甜点也漂亮诱人。更重要的是操作简单,普通人家就能完成。
自从看到她做了一个英式司康饼,就念叨着什么时候尝试一番——我以往做司康饼的食谱是一个在英国的美国人的,也试过新西兰小番茄给我的。而这个英式的,和美式的略有不同,美式更松(大概是因为加了泡打粉),英式更香,但一样好吃。
根据jane的《軟麵餅下午茶 Scones, cream, jam and tea》改编。

食材:
  • 230 g 中筋粉(原食谱是自发粉)
  • 1/4 tsp苏打粉
  • 20 g 糖(原食谱40g)
  • 40 g 黄油,切粒
  • 一小撮盐
  • 1 个鸡蛋,打散后加牛奶成140ml
  • 1 把葡萄干
做法:
  1. 烤箱预热425度F,烤盘上刷油
  2. 中筋粉、苏打粉、糖、盐混匀
  3. 加入冷的切粒黄油,搓成面包糠状
  4. 加入牛奶蛋液混合物,刚好拌匀
  5. 加入葡萄干拌匀
  6. 面团成型,压扁约2cm厚
  7. 用饼干切模具切成直径约6cm的原型,可切约8个
  8. 放入烤盘入烤箱,表面刷蛋液(原食谱是牛奶),烤约15分钟即可

jane的方法是高温和相对少的时间。我不确定她的自发粉里是否含有苏打粉,保险起见加了一些,因为我记得自发粉是加了苏打粉和盐的中筋粉。
另外她用的cream是clotted cream,我没买到,只有cottage cheese。不过我相信涂什么并不是个大问题,自己喜欢就好。

Sunday, August 21, 2011

基础蛋糕卷

一直很想试做瑞士卷,但是没有打发性的奶油,就涂了巧克力酱凑数。不过这个蛋糕卷很好吃,蛋香味很足,兔牙哥很喜欢。
根据国明的《玫瑰芝士蛋糕卷》改编。

食材:
  • 4 个蛋白
  • 40 g 糖
  • 5 个蛋黄
  • 20 g 糖
  • 40 g 低筋粉
  • 30 g 黄油,融化
  • 适量巧克力酱
做法:
  1. 4 个蛋白逐渐加糖,打发至湿性发泡
  2. 5 个蛋黄逐渐加糖,打发至变稠
  3. 烤箱预热200度C,烤盘上铺吸油纸
  4. 蛋黄拌入蛋白中,再筛入提前过筛过的面粉,拌匀
  5. 将不烫手的黄油顺着刮勺拌入面糊,轻拌匀,倒入烤盘
  6. 抹平面糊,入烤箱烤约12分钟
  7. 拿出后放凉一会儿,再铺一张吸油纸,将蛋糕倒扣取出,去掉原来的吸油纸
  8. 抹上巧克力酱,用吸油纸将其卷起,放入冰箱内15分钟冷藏定型
  9. 取出后切开即可食用

国明的食谱的糖份很适合我的口味,上次试了她的饼干,照例减半糖份,后来发现成品没甜味……于是这次按照她的量下糖,正好的甜度。

肉食者的爱:传统烘肉卷

前阵子看masterchef,有选手用三种肉糜做了一个烘肉卷,看得我馋涎欲滴。于是在最近去超市采购的时候,就记得买一磅肉糜回家,也来做一个烘肉卷。第一次做,就从简,做最基础的。成品出来很漂亮,兔牙哥一顿饭就吃了近1/3。
根据food network的old-fashioned meatloaf改编。

食材:
  • 1 磅牛肉糜
  • 1 1/4 tsp 食盐
  • 1/4 tsp 黑胡椒
  • 2/3 cup 蔬菜碎(原食谱是1/2 cup 洋葱和1/2 cup 青椒,我都没有)
  • 少许番茄酱(原食谱是8 oz 罐头番茄和汁水)
  • 1 个鸡蛋
  • 1/4 cup 番茄酱(原食谱是1/3 cup)
  • (原食谱还有1/2 cup 速食麦片、2 tbs 红糖和 2 tbs 黄芥末,我都没加)
做法:
  1. 烤箱预热375度F
  2. 把所有材料(除了1/4 cup番茄酱)都搅拌均匀
  3. 将混合物整型成面包卷状
  4. 表面涂上番茄酱
  5. 烤1小时即可

由于没加番茄罐头和汁水,导致1小时后我的烘肉卷有点儿干。没加麦片也让我扼腕,不是我没有,而是我忘了……
总之是还有提升空间的一道菜,很简单,但很开胃,绝对是肉食者的大爱。

Thursday, August 11, 2011

意式蔓越梅杏仁脆饼

兔牙哥很喜欢吃我上次做的意式脆饼,趁这次露营前,我特地为这个大朋友再做了一次,一看这包装就知道是要出门的架势。这次的馅料更丰富,也有层次对比,口感更好了。
根据christine的食谱意式柠檬坚果脆饼改制。

食材:
  • 70 g 黄油,室温软化
  • 20 g 白砂糖(原食谱30g)
  • 15 g 霜糖(原食谱20g)
  • 1 个鸡蛋
  • 125 g 低筋粉
  • 1/4 tsp 泡打粉
  • 60 g 杏仁碎
  • 60 g 蔓越梅干
  • 1/4 tsp 香草精
做法:
  1. 黄油逐渐加糖打发,再加入鸡蛋打至变浅蓬松
  2. 拌入杏仁碎、蔓越梅干
  3. 筛入低筋粉、泡打粉,轻拌匀,整形成长方体
  4. 放入冰箱25分钟,定形
  5. 烤箱预热315度F
  6. 放在吸油纸上,入烤箱烤约30分钟
  7. 取出放凉后切1cm的薄片,然后再入温度为300度F的烤箱,烤20分钟

今天可能是我太心急,没有等凉就切片,结果都碎了好些。后来又发现,刀切要果断,一刀垂直放下,前拖后拉的,也容易碎。
不过兔牙哥更喜欢这次的味道,他就喜欢酥酥脆脆的,呵呵。

Tuesday, August 9, 2011

蔓越梅巧克力豆全麦麸皮玛芬

看这么长的名字,就知道我这次是把家里的边角料都放进玛芬里了,嘻嘻。这周末要去露营,突然发现早餐没了,大半夜地赶紧做一些快捷可口的玛芬。一盘一打,给2个joanna,给2个老板老板娘,剩下的8个每天2个正好吃到周五。
还是根据doreen的cranberry bran muffins改的。试了一个成功的方子,就懒得换其它的了,呵呵。

食材:
  • 1/2 cup 食用油
  • 1 cup 牛奶
  • 1/2 cup 红糖
  • 2 个鸡蛋
  • 1 tsp 香草精
  • 2 cup 中筋粉(我用了1/2 cup oatmeal bran cereal,1/2 cup whole wheat,和1 cup plain flour)
  • 2 tsp 泡打粉
  • 1/2 tsp 苏打粉
  • 1/2 cup 蔓越梅和巧克力豆
做法:
  1. 烤箱预热375度F
  2. 油、牛奶、鸡蛋、香草精打匀
  3. 面粉、泡打粉、苏打粉混匀后拌入液体
  4. 加入蔓越梅和巧克力豆,到刚好拌匀
  5. 将面糊倒入模具,烤约18分钟

早上吃了吃,2个加1杯牛奶,刚刚好的量,8点半吃的早饭能撑到12点半才饿。不过如果你是比我都厉害的早餐控,那可得多吃一个,嘻嘻。

Monday, August 1, 2011

油炸新鲜玉米饼

夏天的时候,玉米卖得特别便宜,附近超市1.99刀可以拿到12根新鲜玉米!我和兔牙哥一人分6根,然后我就做了这个油炸玉米饼当早餐吃。中间放了不少粗粮产品(新鲜玉米粒和玉米粉),有嚼劲的口感配松软的面饼,当早餐很适合。
根据fine cooking上的fresh corn fritters改编而成。

食材:
  • 1 cup 中筋粉
  • 1/4 cup 玉米粉
  • 2 tsp 泡打粉
  • 1 tsp 糖
  • 1/2 tsp 盐
  • 1/2 cup 牛奶
  • 1/4 cup 酸奶(原食谱是sour cream酸奶油)
  • 2 根玉米,切下玉米粒,约1 cup
  • 适量油
做法:
  1. 混合中筋粉、玉米粉、泡打粉、糖、盐
  2. 牛奶、酸奶混匀,倒入粉堆,恰好拌匀,加入玉米粒拌匀
  3. 静置10-15分钟
  4. 锅热油,用冰淇淋勺或1 tbs的勺,挖面糊,炸至金黄
  5. 捞起趁热食用

我是昨晚做的,今早当早餐吃,当然没有新鲜出锅的味道好。不过配上新鲜覆盆子和蓝莓,加枫糖浆,是很营养的一款早餐。

烤茄子

这真是简单不能再简单的一道菜了。原因是上周我和兔牙哥都买了茄子,他的吃完了,我的还没动;这周末到我家来吃饭,我想把茄子给弄了,基于他已经吃了两天的炒茄子,那我就烤茄子吧。
成品还真不错,一点也不涩口,有黄油和鸡蛋的香气。

食材:
  • 半个大茄子
  • 一点黄油
  • 一点鸡蛋液
  • 调味粉
做法:
  1. 茄子切片浸水
  2. 黄油融化,鸡蛋打散
  3. 沥干水后,茄子浸入鸡蛋液里,移至铺了锡纸的烤盘
  4. 涂上黄油,撒上调味粉
  5. 烤箱预热375度F,烤约10分钟即可

黄油鸡蛋液是我做荷兰酱失败的产物,鸡蛋不加问题也不大,不过茄子还是多油点儿好吃。

Friday, July 29, 2011

橘子红枣糯米蛋糕

朋友小瑜特地从国内给我带来了电子秤,一直说要做蛋糕答谢他,却拖到现在才完成。我特地选了这款中西结合的蛋糕,用烤的方式做糯米点心,正像原作者说的那样,既有糯米的韧劲儿,又有蛋糕的香甜,很好吃。
根据德州农民的《两款糯米蛋糕》改编而成。

食材:
  • 120 g 糯米粉
  • 1/2 tsp 泡打粉
  • 80 g 白糖
  • 60 g 黄油,融化的
  • 1 个鸡蛋
  • 100 ml 鲜奶油
  • 2 个小橘子,剥皮,将橘瓣剥开
  • 6 个大红枣,滚水烫一会儿后,切开去核
做法:
  1. 烤箱预热175度C,烤盘中垫吸油纸
  2. 将糯米粉和泡打粉混匀
  3. 糖、黄油、鸡蛋、鲜奶油混匀
  4. 将粉类物质放入液体混合物中,拌匀
  5. 铺一一半面糊在烤盘里,然后放入橘瓣;在铺一半面糊,上面撒红枣碎
  6. 烤箱烤30分钟左右即可

我本身很喜欢吃糯米的东西,出炉以后闻着特别香,忍不住吃了好几块边角料。还剩了一点儿带到学校去,下午饿了可以吃。告诉兔牙哥我做了很好吃的蛋糕,把他馋的~幸好还剩几块包装不进去,他总算可以享口福啦。

Thursday, July 28, 2011

烤鸡腿配黑布林红甜椒芡汁

这么长得名字哟~有时候英文的食谱翻成中文,就感觉怪怪的。看了masterchef之后,就非常想尝试各式各样的菜,这些选手都很有创意,认真又有天赋。我发现西餐根本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单一(比如说就是烤烤烤煎煎煎炸炸炸煮煮煮大肉什么的),他们的芡汁就变化多端,而且在一盘菜中起到的作用绝对是举足轻重的。
这款“烤鸡腿配黑布林红甜椒芡汁”是根据foodnetwork的tangerine-maple glazed chicken thighs and drumsticks改编而成(所以我的这个相应的英文是blackplum-redpepper glazed chicken drumsticks)。

食材:
  • 4 只鸡腿,提前用盐和黑胡椒腌一晚
  • 1 个黑布林
  • 3/8 个红甜椒
  • 适量水
  • 1 tsp 酱油
  • 2 tbs 糖
  • 少量油
做法:
  1. 将黑布林去皮去核后切小块;红甜椒去籽切小块
  2. 热锅下油,放入红甜椒,直至炒软
  3. 加入黑布林和水,煮开后不断搅动,直至变为较浓稠的芡汁
  4. 加入酱油和糖,搅匀后冷却
  5. 烤箱预热400度F,鸡腿先去烤约20分钟,然后翻面,再烤10分钟
  6. 最后5分钟的时候涂上芡汁继续烤

这款烤鸡腿色泽很鲜艳,有夏天的感觉~入口酸甜,又开胃,当然也很适合夏天吃了呢。

热带咖啡蛋糕

有时候把英语名翻译成中文,的确够伤脑筋。比如这款,原来人家叫tropical coffee cake,我说是热带水果吧,中间就芒果和椰丝,觉得有点儿夸大;说咖啡蛋糕吧,它又没咖啡,这么称呼是因为配咖啡很好。难不成我要翻成“少量热带水果配咖啡吃的蛋糕”?!
不过总体而言我很满意,芒果进烤箱没多久就非常好闻了,堪比香蕉;出炉后表面上色非常漂亮,脆脆的,但里面又湿润绵密。少爷说很好吃。
这款蛋糕是根据better homes and gardens系列下的comfort food family dinners里的tropical coffee cake改编的。

食材:
  • 1 1/4 cups 中筋粉
  • 3/8 cup (原食谱3/4 cup)白砂糖
  • 1/2 tsp 泡打粉
  • 1/2 tsp 苏打粉
  • 1/8 tsp (原食谱1/4 tsp)食盐
  • 1 个鸡蛋,打散
  • 2/3 cup牛奶 (原食谱酸奶)
  • 2 tbs 油
  • 1/2 tsp 香草精
  • 1 个芒果,去皮去核切丁
  • 1 tbs 面粉
  • 2 tbs 椰丝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度F,烤盘刷油撒面粉
  2. 混合中筋粉、糖、泡打粉、苏打粉、盐,混匀,中间挖个洞
  3. 将散鸡蛋、牛奶、油、香草精也混匀,倒入粉类混合物中
  4. 芒果丁裹上1 tbs的面粉后,加入混合物中,拌到刚好拌匀为止
  5. 将面糊入模,表面撒上椰丝,入烤箱烤20分钟左右即可

原食谱用9 1/2 英寸烤盘烤35分钟的;我不知道我的烤盘多大,但倒进面糊后觉得就浅浅一层,估摸着更大些,于是减少了时间。原食谱是酸奶,也会比牛奶更稠,于是感觉出炉后的蛋糕略湿,下次可以减少些牛奶量。

Tuesday, July 19, 2011

香菇蒸三文鱼扒

上次和兔牙哥去costco买的三文鱼,才吃了1次,还有2块冻着呢。因为连续煎了2次,想换个吃法,就在christine的网站上找了这个蒸的做法~最近天气太热,家里没空调,我都去图书馆孵空调,蒸的做法也相对省事儿,不费劲,不出汗,最适合蒸笼头的我了。
根据christine的冬菇蒸鱼扒改编。

食材:
  • 1 块三文鱼扒
  • 8 朵干香菇
  • 适量生抽
  • 适量白葡萄酒
  • 适量淀粉
  • 适量白糖
  • 适量黑胡椒
  • 少量油
  • 一点姜丝
做法:
  1. 干香菇热水泡开后,切丝待用
  2. 生抽、淀粉、白糖、油搅匀,把香菇浸入,放大火上蒸15分钟
  3. 三文鱼扒去鳞,放黑胡椒、姜丝稍腌片刻
  4. 香菇蒸好后取出,放在三文鱼上,碗内放白葡萄酒和生抽,一起蒸约10分钟
  5. 取出即可吃啦

三文鱼用中式的做法,换着花样。不过christine是将生抽待鱼也蒸好后再趁热浇上鱼肉,我偷懒,就一并蒸了。据我家少爷说,很好吃,我呢,还得待会儿尝尝~

Friday, July 15, 2011

low-fat scalloped potatoes

这款菜的中文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好,低脂××土豆,这scallop字面意义是扇贝,加了ed变形容词的话是扇贝型的,那就是低脂扇贝型土豆片?怎么这么别扭呢?
做这个是因为少爷的好友过生日,叫我们大家一起去吃饭。她本来不说是生日餐,估计就是不想让大家送礼,于是我就带一个菜去。正愁土豆没处解决,找了这个食谱练手。
根据food network的low-fat scalloped potatoes改编。

食材:
  • 3 lb 土豆,削皮切片
  • 2 tbs 无盐黄油
  • 2 tbs 面粉
  • 2 cups 牛奶,室温
  • 1/2 tsp 黑胡椒
  • 1 1/2 tsp 盐
  • 1/4 cup 碎芝士
  • 1 把葱花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度F
  2. 土豆放在放了盐的开水里煮约8分钟,至刚刚软,沥干待用,放入烤盘
  3. 黄油在锅里融化,加入面粉,成糊状后,加入牛奶不断搅拌,待变厚后,离火放盐和黑胡椒
  4. 将牛奶混合物倒入盛土豆的容器,上面再铺上芝士和葱花
  5. 烤箱烤10分钟,调到烤肉模式,烤10分钟,或至表面金黄,即可

我做得还是很淡,因为我以为用有盐黄油就可以不加盐了……原配方还有1/4 tsp肉蔻粉,没有葱花;我家没肉蔻粉,就没加;加葱花是因为要用掉葱花,而且有点儿绿色也漂亮。

Wednesday, July 13, 2011

极简巧克力蛋糕

新浪博客里收藏了好些烘焙类高手的博客,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德州农民的。她人在美国,虽然以我很不熟悉的欧风面包为主要练手食物,但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美式点心,简单美味,深得我心。
这款极简巧克力蛋糕改自她的《美国绝望主妇家传巧克力蛋糕》,就因为简单易行,又说好吃,我就很想试一下。

食材:
  • 1 1/2 cup 中筋粉
  • 1/4 cup 糖
  • 1/4 cup 可可粉
  • 1 tsp 泡打粉
  • 1/4 tsp 盐
  • 1/2 tsp 香草精
  • 1/8 cup 油(原食谱1/4 cup)
  • 1/4 cup 酸奶(原食谱没有,我只是想凑上少掉的油量,结果一不小心倒多了)
  • 3/4 cup 水(相应地,原来是1cup的水也减少了,让位给酸奶……)
  • (原食谱还有1 tsp白醋,我家没有就没加)
  • 少许杏仁、椰丝
做法:
  1. 烤箱预热325度F
  2. 将所有干粉混合过筛
  3. 干粉堆里挖3个小洞,分别加入香草精、油和酸奶
  4. 水倒在表面,然后所有食材混合,刚好拌匀
  5. 倒入模具,烤30分钟左右

我自己没吃,但据同居室友说,不甜(她喜欢)。我自己觉得好像有点儿干,可能水算少了1/8 cup;时间也略长了些,下次可以在25分钟的时候收手了(原食谱要35-40分呢,我想可能是模具的差异)。
另外我的也不简单了,还有酸奶杏仁椰丝……这些没有的统统可以不要。极简的意思其实是物资贫乏,所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怎么可能有黄油鸡蛋牛奶随意放在糕点里呢?更别说杏仁椰丝酸奶了……
明天自己尝尝味道如何~

Tuesday, July 5, 2011

香辣牛腩砂锅

两周没做菜的结果就是手痒到不行。两周前做了个鸡爪还是糟卤的,上周一直在兔牙哥家蹭饭,终于逮着机会下厨了!哈,虽然还是牛腩(冰箱里还有一包呢……)……不过这次做个辣的,好怀念辣辣的味道~我是半个川妹子!

食材:
  • 牛腩肉
  • 1 个土豆
  • 6 瓣西芹
  • 1 个蒜头
  • 1 个八角
  • 1 根桂皮
  • 1 把辣椒
  • 1 把花椒
  • 小半瓶糟卤
  • 1 勺老抽
做法:
  1. 牛腩汆水,放置一边
  2. 土豆去皮滚刀切块,西芹切成细条
  3. 将蒜头、八角、桂皮、辣椒、花椒一股脑儿放入热锅中炒香
  4. 下牛腩肉略炒后,放糟卤
  5. 开了以后加水,以刚没过肉为准
  6. 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炖2-3小时
  7. 最后大火收汁时放入一勺老抽上色搅拌,出锅

大概是花椒不够多的关系,没有麻味儿;但是放了糟卤,有股特别的咸香,因此根本不需要加盐。土豆酥酥,芹菜很入味,牛肉又酥又有嚼劲儿,吃完一碗身体发热,真想再来一碗~

Thursday, June 30, 2011

南瓜戚风蛋糕

终于,连着三天的南瓜甜食结束了!因为那只大南瓜终于被我都消灭了!昨晚第一次尝试了戚风蛋糕,有了上次做轻乳酪蛋糕的经验,这次一点儿都不担心了,幸好我受眷顾,没有遇到塌陷、回缩、开裂等问题,平平安安出炉冷却。早起吃一份,真开心呢。
根据爱和自由的南瓜戚风蛋糕改编。

食材:
  • 3 个蛋黄
  • 20 g 细砂糖
  • 40 ml 菜油
  • 80 g 过筛后的南瓜泥
  • 60 g 低筋粉
  • 1/2 tsp 肉桂粉
  • 4 个蛋白
  • 40 g 细砂糖
  • (原食谱还有柠檬汁和盐,我都没加。这俩主要是帮助更快打发蛋白用的)
做法:
  1. 烤箱预热170度C
  2. 蛋黄稍打散,加入20g糖、菜油和南瓜泥拌匀
  3. 筛入低筋粉和肉桂粉,拌成面糊
  4. 蛋白打发成粗泡后,分三次加入40g糖,打发成湿性发泡(提起打蛋器有小弯钩出现)
  5. 取1/3蛋白霜,上下翻拌的手法,拌入蛋糊
  6. 将拌好的面糊反倒入蛋白霜,同样手法拌匀
  7. 将面糊倒入中空戚风模(我的模是旧货市场淘来的,不知道多大,底部写着10×8),烤35分钟
  8. 烤完后立即取出,倒置在酒瓶上,彻底放凉后再取出蛋糕

我是晚上做,取出以后放冰箱第二天再吃的,凉蛋糕配着温牛奶,吃得我很饱。不过我发现我自己做的话,外国人的方子需要减糖(我经常减1/2),中国人的也要减,今天我就觉得有点儿甜过了。

Wednesday, June 29, 2011

南瓜燕麦饼干

上次因为做了南瓜乳酪蛋糕,结果一个大南瓜剩下一半。这里卖的南瓜和国内的不一样,我买的是butter squash,长得像大型花生,吃起来清甜清甜的,香气十足,做糕点很棒。
来了加拿大以后,热衷于各种玛芬,玛芬糕底里最爱的是oatmeal,燕麦的。咬起来略有嚼劲儿,但和湿软绵密搭配得恰到好处的口感,让我实在是想了又想。自己做正好有燕麦,就做了这款南瓜燕麦饼干。
根据德州农民的南瓜燕麦饼干改编。

食材:
  • 120 g 中筋粉
  • 60 g 燕麦
  • 1/2 tsp 苏打粉
  • 1/4 tsp 盐
  • 1/2 tsp 肉桂粉
  • 100 g 糖
  • 1/3 cup 菜油
  • 1/2 cup 南瓜泥
  • 1 tbs 蜂蜜
  • 1/2 tsp 香草精
  • 1/4 cup 蔓越梅干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度F,烤盘上铺吸油纸
  2. 面粉、燕麦、苏打粉、盐、肉桂粉混合均匀
  3. 糖、油、南瓜泥、蜂蜜、香草精拌匀
  4. 二者拌匀,加入蔓越梅干,再拌匀
  5. 取1tbs大小的面团,放在纸上,稍压扁,依次排开,留些间距供饼干发开
  6. 烤15分钟即可。可以做约15块中型饼干。

成品出来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软,且甜(我按原食谱比例减少后,再减少了1/3,还是觉得有点儿甜,下次可以试一下80g)。不过味道很不错,南瓜燕麦配蔓越梅干,真的很丰富(原食谱还有核桃呢)。
照片里的三明治是我自己做的馅料,打工店里学的,金枪鱼沙拉。好简单的,罐头鱼挤干水分后,加入鱼肉1/3量的美奶滋,撒上黑胡椒,拌匀就好了,味道很好呢,我今天上课中间当晚饭吃,一吃吃俩,再加块饼干,哈哈。

Monday, June 27, 2011

南瓜奶酪蛋糕

今天是兔爸生日,昨天兔牙哥挑了这款蛋糕说可以做。这款蛋糕来自兔牙哥从国内给我带来的烘焙书,是韩国人写的然后翻译过来。虽然我做出来的成品和书上的图相差甚远,但味道还真不错~
照片拍得很难看,因为我的小手机实在质量差。今天我们中午吃寿面,配叉烧和卤菜,都是兔牙哥做的,兔爸兔妈看了很开心。
根据《狐狸们的家中烘焙》一书中的“南瓜奶油干酪蛋糕”改编(文章写多了,就想用APA格式引用呀……)

食材:
  • 120 g 消化饼干(原食谱60g)
  • 60 g 无盐黄油,融化
  • 135 g 蒸熟的南瓜
  • 15 g 蜂蜜
  • 300 g 奶酪
  • 70 g 白糖(原食谱100g)
  • 2 个鸡蛋
  • 100 g 牛奶
  • 100 g 低筋粉
  • 60 g 玉米淀粉
  • 1 tsp 桂皮粉
做法:
  1. 消化饼干在塑料袋里用擀面杖碾碎后,加入融化的黄油搅拌均匀,平铺入烤盘(我之所以饼干和黄油翻倍是因为我家烤盘直径大,原食谱的那个根本不够铺),放入冰箱里冷藏
  2. 南瓜洗净,切成薄片,入蒸锅蒸熟后,加入蜂蜜,拌成南瓜馅
  3. 奶酪打软后,逐渐加入白糖打顺,放入鸡蛋液打匀
  4. 将南瓜馅和牛奶放入,搅拌均匀
  5. 烤箱预热170度C,烤盘周边抹奶酪
  6. 筛入低筋粉和淀粉还有桂皮粉的混合粉,拌匀
  7. 倒入烤盘,在表面点缀上多余的南瓜,入烤箱烤40分钟
  8. 取出后放凉放冰箱

一开始出来的时候我好担心口感,因为相差实在太大了。但吃起来却有浓浓奶酪味,南瓜的清香也都在,喜出望外地好吃。

Sunday, June 26, 2011

洋葱条

最近做饼干的热情十足,而且我发现我两天不动烤箱就手痒,于是找方子,看是什么饼干用不着鸡蛋的(因为家里仅剩两个鸡蛋,需要留着用来做南瓜乳酪蛋糕)。终于被我找到这款洋葱条,食材少操作方便,还能解馋。
根据小美的洋葱咸酥条改编(因为原食谱的量是20根左右,我要做得多些,就把大多克数都翻倍了)。

食材:
  • 少许食用油
  • 1 个洋葱切成的碎(约100 g)
  • 少许黑胡椒(原食谱还有盐,我省去了)
  • 200 g 中筋粉(原食谱是低筋粉)
  • 2 g 盐
  • 2 g 泡打粉
  • 15 g 无盐黄油,无需软化,从冷藏室取出后切成小块(按原食谱比例应为30g)
  • 100 g 牛奶
做法:
  1. 油入热锅,温热后放入洋葱碎炒香炒软,加黑胡椒调味后出锅
  2. 低筋粉、盐、泡打粉混合均匀后,加入切成小块的黄油,混合均匀,搓成面包糠状
  3. 倒入牛奶,加入洋葱碎,拌匀成团
  4. 至于两层保鲜膜中,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长方形,放入冰箱内松弛30分钟左右
  5. 烤箱预热180度C,烤盘上铺吸油纸
  6. 取出后切成1cm左右宽的小条,放入烤盘,烤15分钟左右

成品刚出炉是还是脆脆的,但是注意要彻底凉了以后再装袋,像我这样温的时候就装,过了一夜就都软了……不过好在教会的小盆友们更喜欢吃软软的,chelsea吃了好几条呢。

Friday, June 24, 2011

糟卤鸡爪

在渥太华的大型华人超市,能够买到这种糟卤。想起每个夏天,妈妈都会把鸡翅白煮了,放到糟卤里,配上白粥或杂粮粥,是再好不过的避暑餐。一个人在外,以往很容易吃到的东西现在分外珍惜,对食物的感情不再单单是好吃不好吃喜欢不喜欢,还有许多其它东西在。

食材:
  • 10 个鸡爪
  • 适量糟卤
做法:
  1. 鸡爪洗净,放锅里煮30-60分钟
  2. 鸡爪放凉后,放入可以盖牢的容器中,倒入糟卤,以刚没过鸡爪表面为佳
  3. 放入冰箱两小时后就差不多入味,可以吃了

糟卤可以反复使用约3次,只要注意每次用干净的筷子夹菜,也不掺和水进去就行。闻着酒香,吃着清口爽辣的鸡爪,真是不想家都难。

Thursday, June 23, 2011

意式瓜子仁脆饼

一直想试一下做biscotti,昨晚终于有机会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了新式武器电子秤,可以尝试用克来作单位的食谱;另外昨晚真的很饿很饿……上课时间是下午5-8点,我带了1个bagel和1小块蛋糕去,回来吃了一个橙子,本想说晚餐解决了,但是到了11点真的饿到不行。
根据christine的食谱意式柠檬坚果脆饼改制。

食材:
  • 70 g 无盐黄油,室温软化
  • 20 g 白砂糖(原食谱35g)
  • 15 g 糖粉(原食谱35g)
  • 1 个鸡蛋
  • 1/2 cup 葵花籽仁
  • 125 g 低筋粉
  • 1/4 tsp 泡打粉
做法:
  1. 黄油加糖打发后,加入鸡蛋打匀
  2. 加入瓜子仁拌匀
  3. 筛入低筋粉泡打粉,拌到刚好均匀,放入冰箱冰约30分钟
  4. 烤箱预热320度F,烤盘上铺吸油纸
  5. 将面团取出,整形成长约15cm、宽约5cm的长条,放入烤盘,烤约30分钟
  6. 取出稍凉后,斜切成厚约1cm的薄片,再铺在烤盘上
  7. 烤箱温度300度F,再烤约20分钟即可

这款意式脆饼特别酥脆,容易碎开,但也特别饱肚。我早上不过多吃了一小块,现在就饱到不行呢。分给同寝室的姑娘们,大多也都喜欢。

Wednesday, June 22, 2011

香蕉巧克力方蛋糕

去魁省玩了4天,家里的香蕉不得不进冰箱带着。香蕉冰起来表皮会变黑,但若是做甜品就无所谓。正好家里早餐没了,又一直惦记着这款食谱,就想尝试一下。正巧朋友从国内带回了电子秤,我高兴坏了,以后终于可以尝试用克来作单位的食谱了。
根据nasi lemak lover的chocolate-bottom banana squear改编。


食材:
  • 60 g 无盐黄油,室温软化(原食谱125g)
  • 60 g 白糖(原食谱120g)
  • 1 个鸡蛋
  • 2 根香蕉(原食谱220g)
  • 180 g 低筋粉
  • 1 tsp 泡打粉
  • 1 tsp 苏打粉
  • 1/4 tsp 食盐
  • 2 tbs 可可粉
  • 1 把巧克力豆(原食谱1/2 cup)
做法:
  1. 在烤盘上(我用的是圆形的派盘)铺吸油纸,烤箱预热180度C
  2. 黄油逐渐加糖,打发成乳白色
  3. 加入鸡蛋和香蕉,打匀
  4. 筛入面粉、泡打粉、苏打粉、食盐,搅到刚好均匀
  5. 将面糊分成两份,1份拌入可可粉,倒入烤盘,抹平;原味香蕉面糊再倒上,抹平
  6. 撒上巧克力豆后,进烤箱烤约30分钟

因为原食谱的油和糖都是我的两倍,所以我用了水来稀释面糊,否则就太稠了。我觉得减少了油和糖的使用,还是会对成品产生影响,我这个没有想象中那么湿润,量也不大。不介意油糖的,可以维持原量或是减少1/3。不过我这样做下来,起码不是很甜,又有香蕉的香味,对我自己而言刚刚好。

Saturday, June 11, 2011

培根芝士饼干

这是送给团契一位朋友的礼物(当然自己也烤了许多,分送给兔爸兔妈,自己留着吃:p),感谢他帮我诸多。在天涯上看到这个做培根芝士饼干的方子,但是人家是用克的,还用芝士粉。我这里没找到,也没有秤,就根据上次做得颇为成功的饼干改了。

食材:
  • 1/2 cup 无盐黄油,室温软化
  • 1/4 cup 白糖
  • 1/4 cup 红糖
  • 2 个鸡蛋
  • 1 tsp 香草精
  • 3 cup中筋粉
  • 1 tsp 苏打粉
  • 1/4 tsp 盐
  • 4 片培根,切碎
  • 半把碎莫苏里芝士
  • 少量牛奶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度F,烤盘上铺吸油纸或刷油
  2. 黄油打发,逐渐加糖,打发至蓬松
  3. 一次混入一个鸡蛋,混匀后再加第二个,加入香草精打匀
  4. 筛入中筋粉、苏打粉、盐,拌匀
  5. 拌入培根碎、芝士碎,加适量牛奶,最后面团是基本不黏手但也不太干的状态
  6. 面团搓成条状,包入保鲜膜,定型为三角形切面的圆柱体,冰箱冻30分钟
  7. 拿出面团,切成0.5cm 左右切片,放在烤盘上,烤8分钟左右,出炉后放凉即可食用

这是一款咸味饼干,又有奶香,干湿度适宜,相信是老少咸宜的呢。

Wednesday, June 8, 2011

青柠司康饼

很喜欢司康饼的风味,虽然干乎乎的却别有湿润在里面,早上配牛奶,真是再美好不过。前阵子试了一个培根芝士的,但是太湿了,样子不好看口感也变了,于是就没放上来。然后换回原来的方子,做了这个青柠司康饼,有柠檬的清甜,真好。

食材:
  • 2 cups 中筋粉
  • 1/8 cup 白糖(原食谱1/4 cup)
  • 1 1/4 tsp 泡打粉
  • 1/4 tsp 苏打粉
  • 1/8 tsp 盐(白糖减半,盐也相对减半了)
  • 1/4 cup 冷的无盐黄油 
  • 1/2 cup 牛奶 + 1/2 tbs 柠檬汁(上次用了2/3 cup,觉得有点多,这次减少量)
  • 半个 青柠皮屑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度F,烤盘上铺吸油纸
  2. 混合面粉、糖、泡打粉、苏打粉、盐
  3. 将黄油切小块后放入面粉混合物,然后用手搓松拌匀,最后的效果应该是像面包屑
  4. 柠檬汁加入牛奶,搅匀后静置5分钟以上,变成自制的buttermilk
  5. 将青柠屑加入自制的buttermilk中,倒入干粉混合物,轻轻拌匀
  6. 将面糊团等分成6个小球,放在烤盘上,入烤箱烤大约20分钟

做了三次司康饼,这次兔牙哥说很好吃。我觉得下次还可以改进,看图的话司康饼有点儿扁,因为我很不识趣地拍了拍它……以后可以搓圆一点儿。牛奶的量还可以试着减到1/3 cup,面糊成形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儿湿。

Tuesday, June 7, 2011

冰糖炖梨

最近一直在咳嗽,感冒的后遗症呀。昨天去兔牙哥家喝兔爸兔妈亲手炮制的羊肉山药汤,出了一身汗;今天自己熬了猪脚黑眼豆豆汤,然后又买了梨,用冰糖炖。小时候一咳嗽,外婆就炖这个给我吃说是偏方良药。以前不觉得有用,但现在除了抱着试一下的心态,还有一份怀念在。


食材:
  • 1个梨子
  • 适量冰糖
做法:
  1. 梨子洗净,掀顶,去核
  2. 把冰糖放入梨子中间(根据各人口味加),盖上盖儿
  3. 碗中可放少量水(我放了,结果一大碗耶,不放也可以)
  4. 然后我是用电饭煲蒸的,大概40分钟,闷一会儿,凉一下,就可以吃了

这样的甜度刚好适合我,清甜的味道,感觉倒是比小时候更美味。

Tuesday, May 31, 2011

有瑕疵的轻乳酪蛋糕

因为很多年前(其实也就3年吧)我有一次失败的手动打发蛋白的经历,所以来渥村这么久都没有敢尝试一下电动打发蛋白。随着兔爸兔妈来加,我很想好好做一餐给他们留下个好印象,于是强迫自己尝试需要打发蛋白的蛋糕,就狠下心来做了兔牙哥很喜欢的芝士蛋糕。
结果居然一试成功!虽然有小瑕疵,但感谢周老师的极简食谱,让我做出了卖相欠佳但味道很不错的轻乳酪蛋糕。兔妈连吃两块,一向不太吃奶制品的兔爸也有吃半块呢。


食材:
  • 100 g 奶油奶酪cream cheese,室温
  • 2/5 cup 牛奶
  • 2 个鸡蛋
  • 2 tbs +2 tsp 白砂糖
  • 2 tbs 低筋粉
做法:
  1. 蛋糕模底垫上等状吸油纸,模壁涂适量奶油奶酪
  2. 烤箱预热135度C,烤盘加1cm的水后放下层一起预热
  3. 用搅拌机将奶油奶酪和牛奶拌匀
  4. 加入蛋黄拌匀,筛入面粉,将混合物冰入冰箱至较浓稠状态
  5. 蛋白打泡,分批加入糖,打成接近硬性发泡的湿性发泡(尖峰稍下垂)
  6. 将面糊和蛋白糊拌匀,用捞的手法,不能画圈拌
  7. 倒入模中,水浴烤80分钟,如果摸一下顶部,没有流动感,就说明蛋糕熟了
  8. 烤完后开条缝冷10分钟,拿出来,蛋糕不烫手就可以脱模了
  9. 冰箱冰过后享用效果更佳

我的轻乳酪蛋糕之所以有小瑕疵,是因为我到几乎温了再脱模,手指上就沾上了漂亮的蛋糕顶。然后冰冰箱的时候,保鲜膜也把顶都黏走了……所以看上去都是乳白色的,不过味道还真不错,兔牙哥一家喜欢,少爷也喜欢~

花生酱巧克力饼干

要我说,真的可能只有自己做才能做出自己最爱的口味——虽然热量可能相对更高,但还有什么比花生酱和巧克力加在一起更诱惑我的呢?
根据Ryan的nutella cookies改编(话说我也很喜欢nutella酱,是坚果巧克力的!可惜家里没有呢)。


食材:
  • 1/2 cup 无盐黄油,室温
  • 1/4 cup 白糖(原食谱1/2 cup)
  • 1/4 cup 红糖(原食谱1/2 cup)
  • 1 个鸡蛋,室温
  • 1/4 cup 花生酱(原食谱1/2 cup nutella)
  • 1 1/2 cup 中筋粉
  • 1 tsp 苏打粉
  • 1/4 cup 巧克力豆(原食谱1/3 cup)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度F,在烤盘上刷上薄油
  2. 黄油分批加混合糖后打发至松软
  3. 加入鸡蛋打匀
  4. 加入花生酱打匀
  5. 筛入面粉和苏打粉,用手抓成面团
  6. 加入巧克力豆,抓匀
  7. 用小冰淇淋勺或者teaspoon挖球,放在烤盘上,大概可以放30-35个小球
  8. 入烤箱烤6-7分钟,然后放凉保存

上一次做饼干失败,这次换了个食谱做,发现了我上次失败的原因:加了牛奶加太多了。原来做饼干几乎不用水的。水越少(比如我这次一点也没加)饼干越干脆;水多一些的话就软一些。常温保存即可,密封防止受潮。
这样的小饼干一口一个,也可以控制食量,饭后吃一个,也不会觉得太过罪恶,又满足了嗜甜的胃~

Sunday, May 15, 2011

三文鱼扒

昨天兔牙哥很兴奋地开着小车去了costco,然后买了三文鱼回来,说晚上吃。我就根据从超市里拿来的小食谱,自己再发挥了一下,做了这个三文鱼扒。
食材:
  • 2 块三文鱼脯肉
  • 适量蘑菇
  • 适量青豆
  • 适量洋葱
  • 适量美奶滋
  • 一点柠檬水
  • 黑胡椒
  • 黄油

做法:
  1. 三文鱼去鳞,用盐和黑胡椒腌一会儿
  2. 在腌肉的时候,蘑菇洋葱切片切末
  3. 将冷冻青豆放开水里煮熟,然后把水倒了,放一边待用
  4. 用黄油爆香洋葱末,然后转中火,将三文鱼有鱼皮的那面先朝锅底,煎大概6分钟
  5. 然后翻面,再煎4分钟左右,或等鱼肉呈淡粉色,肉质有点儿松时,出锅
  6. 然后继续放点黄油,将切好的蘑菇和洋葱加入大火翻炒,待都软软的时候,加入青豆,混匀出锅
  7. 将美奶滋、柠檬汁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入小锅中加热,淋到鱼身上,大功告成

三文鱼是我和兔牙哥都很喜欢吃的鱼,不论是生吃还是这般煎法,都深得我们的心。不过兔牙哥说,三文鱼不能经常吃,否则太过高蛋白,会流鼻血。是真的吗?

Wednesday, May 11, 2011

蓬蒿菜红豆沙蛋糕

这么中国的名字!哈哈,因为之前做了青团,有剩余的菜汁和豆沙,想要赶紧做掉不能浪费,就做进了蛋糕里。食谱的话,是根据以前的香蕉蛋糕改的。
食材:
  • 1/2 cup 黄油,室温软化(我用了1/4 cup)
  • 1 cup 白砂糖(我也相应减半为1/2 cup了)
  • 3个大鸡蛋
  • 1/2 cup 蓬蒿菜菜汁(任意天然绿色蔬菜都可以,剪碎了放搅拌机里加适量水搅拌就行
  • 2 1/3 cup 中筋粉
  • 1 tsp 泡打粉
  •  1/2 tsp 苏打粉
  • 1/2 tsp 盐
  • 1/2 cup 牛奶(原食谱是buttermilk,我偷懒就不用了)
  • 适量豆沙
  • 适量瓜子仁(怎么还没吃掉啊……)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度F,在烤盘里铺上吸油纸,或是刷油刷面粉
  2. 用打蛋器打发黄油,逐渐加入白糖继续打发,使黄油呈蓬松状
  3. 依次加入鸡蛋,每次完全打匀后再加入另一个
  4. 加入蓬蒿菜菜汁,搅匀
  5. 筛入中筋粉、泡打粉、苏打粉、盐的混合粉,分批加入,中间也分批加入牛奶,每次都要搅匀
  6. 放入瓜子,拌匀(我还偷偷加了点儿芝士,哈哈)
  7. 将面糊的一半倒入烤盘,铺上豆沙,再倒入另一半
  8. 烤箱里烤60分钟左右,或竹签插入拔出没有湿乎乎的东西,即可

这样的蛋糕不是很甜,有菜香味,豆沙的地方特别好吃,更重要的是中西结合,我开心,哈哈~

Tuesday, May 10, 2011

巧克力/瓜子曲奇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吃鬼,很爱吃零食,越是垃圾越爱吃的那种。前阵子没了囤货,就迫切想要自制饼干来的。发现不是很成功,迫切怀念自己做的司康饼的味道。
根据christine的香蕉曲奇饼改制而成。




食材:
  • 1/2 cup 黄油,室温软化
  • 3/4 cup 白砂糖
  • 1 个鸡蛋
  • 1/2 cup 牛奶
  • 2 cup 中筋粉
  • 1 tsp 苏打粉
  • 1/2 tsp 肉桂粉
  • 1/4 tsp 盐
  • 1/2 cup 巧克力碎
  • 1/2 cup 瓜子仁

做法:
  1. 烤箱预热180度C
  2. 黄油打发,逐渐加入白糖,打至松弛
  3. 加入鸡蛋继续打发,搅拌完全后加入牛奶
  4. 筛入面粉、盐、苏打粉、肉桂粉的混合物,搅拌均匀
  5. 将面糊一分为二,一半加入巧克力碎,另一半加入瓜子仁
  6. 烤盘上铺吸油纸,一团大概直径5cm,烤13-15分钟,至表面金黄

这分量大概可以做25-30个曲奇饼。刚出炉的时候我又伤心了,因为像蛋糕一样……但是冰箱里放了一天后,就变硬了,有点曲奇饼的意思。但也不是酥脆的那种。
不过带到教会里去给小朋友们吃,他们大多都吃了,一个小朋友还满嘴塞,硬是吃了三块呢。我很高兴~

Monday, May 9, 2011

自制豆沙青团

因为在渥村这个大也不大小也不小的城市,有些中国食物就比较有限了。一个人在外面,需要更加努力满足自己的中国胃,这样才又经济又满足又适合自己的口味。青团在清明节的时候就想做了,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拖了一个月才成形。




食材:

  • 糯米粉
  • 红豆沙
  • 蓬蒿菜(传统应该是艾草,但这里没有,就想只要是有特殊气味的绿叶菜就行,我很喜欢吃蓬蒿菜,正好这里的华人超市有卖,就用这个代替了)
  • 芝麻油


做法:

  1. 将蓬蒿菜洗净、剪碎,放入搅拌机中,加少量水,制成绿色的菜汁
  2. 菜汁煮热,放少量盐去涩
  3. 将糯米粉和菜汁混合起来,制成糯米面团
  4. 在案板上撒少量糯米粉,将面团搓成长条形,然后分成几等份
  5. 将每等份面团压扁(注意不能太薄),然后放入豆沙,再把面团搓成球形
  6. 抹上适量芝麻油,放入蒸锅,大火蒸15分钟
  7. 出炉后冷却少许,用保鲜膜包起来定形,就成了


刚出炉的时候我可失望呢,因为都烂啪啪的,一点也不像我脑海中应该有的样子。但冷却一段时间后发现,用保鲜膜包裹起来的青团就是我在中国时吃的那样,心里宽慰了不少。虽然自己做的青团颜色更深(不禁想国内的青团是不是加了不少色素呢),但口感几乎一样了,就是因为蔬菜不一样,香气自然也不一样 :)
豆沙我也是自己做的,方法可以参考christine的方法:如何煮豆沙?我实践下来发现,虽然熬制过程长达四个半小时,但依照她的方法做出来的豆沙,真的很棒,甜度自己控制,步骤又简单,还健康!
总之,这是一款很解乡愁的小吃呢。

可可蛋糕

上次去bulk burn买了许多材料,准备换花样玩儿。以前还买了两本烹饪书,想着不能老是浪费在角落,就翻开挑了一个简单的蛋糕做法。原来是摩卡布丁蛋糕的,因为上面还浇咖啡的,但是我家没有咖啡(连速溶的也没有),就没有加了……
根据Let's Get Together: Simple Recipes for Gatherings with Friends中的mocha pudding cake改编。

食材:
  • 1 cup 中筋粉
  • 3 tbs 无油黄油,融化
  • 2 个鸡蛋
  • 1/2 cup 牛奶
  • 1/2 cup 白砂糖
  • 1/4 tsp 盐
  • 2 tsp 泡打粉
  • 1 tsp 肉桂粉
  • 1 tsp 香草精
  • (原食谱还有: 1/2 tsp 百香果粉,1/4 tsp 豆蔻粉,1/8 丁香粉,我都没加,因为没有……)
做topping的有:
  • 1/3 cup 红糖
  • 1/4 cup 可可粉
  • (原食谱还有1/3 cup 白砂糖和1 cup 冷咖啡,我都没加)

做法:
  1. 烤箱预热350度F,把烤盘(8英寸圆盘)刷上油
  2. 拌匀鸡蛋液、牛奶、黄油、香草精,然后筛入面粉、白砂糖、泡打粉、肉桂粉、盐,搅拌均匀
  3. 将面糊倒入烤盘中
  4. 做topping,混合糖与可可粉,均匀撒在面糊上,如果有咖啡就再浇在上面
  5. 烤大约30分钟,就好了

我发现这样的蛋糕都不用搅拌机搅拌的,否则容易出筋。我做的蛋糕一开始出来伤心死我了,像面包,放了冰箱一夜才不像……总之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实际操作。

Saturday, May 7, 2011

芹菜炒鸡肉

兔牙哥不喜欢吃芹菜,但对芹菜炒鸡肉情有独钟。为了哄他多吃芹菜,我也很愿意学做这道菜给他吃。第一次做的时候兔牙哥就夸好吃,第二次做,我们俩一顿饭就把这一碗都吃光了。

食材:
  • 1/4 只鸡
  • 3根西芹
  • 少许辣椒
  • 适量酱油、酒、盐

做法:
  1. 将鸡切成小块,放入酱油和酒,腌半小时以上
  2. 芹菜切小段,放入开水中过水
  3. 爆香辣椒,放入鸡肉炒,鸡肉炒到微干后,放入过过水的芹菜,一起炒,闷一小会儿,至鸡肉酥软
  4. 撒上盐,出锅

我喜欢鸡肉稍微干一点的,但兔牙哥喜欢有点儿水水的感觉。这道菜没有绝对标准,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就好:)

Wednesday, May 4, 2011

沙茶酱排骨

好像我以前做排骨,不是糖醋的,就是烤的。实在想换换花样。翻出收集的网络食谱,发现可以用沙茶酱做,而正巧冰箱里的沙茶酱在除了吃火锅的时候,都没什么用武之地。
我还有放了另一种酱料,就叫ribs and chicken,不知名牌子,搬家时就在了……放这个是因为原食谱有番茄酱,而我没有,但这个酱又很好吃,酸甜口味,就放了点儿充味道。
食材:
  • 切成小块的排骨
  • 沙茶酱
  • 烤肉酱
  • 酱油
  • 蒜末
  • 白芝麻
  • 大家发现了我都没个数的,自己凭感觉吧……

做法:
  1. 将沙茶酱和烤肉酱兑水搅匀
  2. 放入排骨和蒜末,拌匀,腌制半小时
  3. 热锅后,大火快炒排骨
  4. 加水,刚好盖过排骨,放入酱油,然后转中火烧沸,煮半小时
  5. 开盖大火收汁,出锅,撒上白芝麻装饰

做出来的虽然卖相平平,但味道还是不错的。我也没怎么放油和盐糖,因为坚信从排骨到酱料,都本身含有油盐糖了……不过闻着可香,吃起来也舒服,算是比较成功的。

Tuesday, May 3, 2011

葡萄干全麦玛芬

有一段时间没做玛芬了,很想念。话说我真的很喜欢吃玛芬,那种又厚实又绵软湿润的口感,是我最喜欢的。可是自己做总是做不出店里的味道,店里的总是有漂亮的蘑菇云,我自己做不出不说,第一次做玛芬不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像馒头;第二次看着有模有样了,但吃起来还是有点咸。
这次换了一个方子做,总算是有了进步,还没有那么绵润,但有点那个意思了。但是蘑菇云还是无能为力。
是根据doreen的cranberry bran muffins改的。没有cranberry红梅干,就用葡萄干代替;没有bran麸皮,就用全麦面粉,再撒了点儿麦片末。

食材:
  • 2 cups 面粉(1 1/2 cups 中筋粉+1/2 cup 全麦面粉)
  • 2 tbs 泡打粉
  • 1/2 tsp 苏打粉
  • 3/4 cup 红糖
  • 1 cup 牛奶(doreen用的是酸奶)
  • 1/2 cup 食用油
  • 2 个鸡蛋
  • 1/2 cup 葡萄干
  • 适量麦片末

做法:
  1. 烤箱预热375度F
  2. 将油、糖、牛奶、鸡蛋液混合均匀
  3. 面粉、泡打粉、苏打粉混匀后,过筛,分两三次加入混合液体中,刚好搅拌匀为止,形成有颗粒感的面糊
  4. 加入葡萄干拌匀,然后倒入模具
  5. 烤18-20分钟,就好啦!如果预热的时候放一烤盘水,就可以帮助做出来的玛芬更加湿润~

这样小巧的玛芬,是不够我一顿早饭吃的……但是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早餐胃口,不能为所欲为下去~但是这张图片是怎么回事?!呃,这是两个人的量~